山东诸城市地处鲁东南,是一个县级市。这里人杰地灵,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社区化发展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如今的诸城人或来过这里的人,都有一种深切的感受,那就是诸城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更加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安逸,这是诸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取得的成果,今年10月该市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验收,明年将申报国家评审,实现创建目标。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任务艰巨。该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从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入手,加强城市各项卫生管理,努力消除环境污染隐患,打造绿色生态诸城。
一是加强城市建设。本着“贯通轴线、提升干道、完善外环、拓展出口”的思路,投资60亿元,高标准新改、扩建了和平街、纺织街、人民路、兴华路等12条城市主次干道;对30个旧居民小区、33幢旧居民楼、260 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改造,近几年规划建设了高层楼宇754栋,建筑面积731万平方米,高标准改造城市社区15个,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条件。新建了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和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城乡生活垃圾实行村集、镇运、市处理的规范运作模式,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处置率达98%以上;市区污水处理厂发展到2家,市区污水全部得到了规范处理;本着“打造区域亮点、构建夜景长廊、丰富整体景观”的原则,对市区主要干道和大型园林绿地进行高标准亮化,建设了市政广场、扶淇河、潍河公园、恐龙公园等大批标志性灯光景区和夜景景观特色街,市区达到了一路一灯、一灯一景,实现了建成区路灯全覆盖。
二是整治市容市貌。下大气力整治违法建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近几年拆旧改丑10余万平方米,整治广告牌匾1600余块,清理乱贴乱画5000 余处;健全垃圾储运设施,组建了环卫保洁队伍,垃圾日产日清;规范设置早夜市和摊点群,集中对农贸市场进行整治;整治“五小”单位卫生,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建立卫生星级信誉制度,开展洁餐行动,推广使用集中消毒餐具,取缔不达标 “五小”单位,现有单位做到了“三证”齐全,管理规范,卫生整洁。实施“退城进园”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将市区所有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到了郊区工业园,实现了集中治理,确保了环境质量达标。
三是强化疾病预防控。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两个体系”建设,完成了市疾控中心搬迁、传染病救治机构建设任务。加强疫情监测网络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市、镇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连续多年全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低于2%;规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达95%以上,安全注射率100%,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6%以上;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全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有6个单位被潍坊市评为无偿献血先进集体。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
四是加强城市绿化。本着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统一规划、分块实施、注重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按照迅速增量、全面提质、突出亮点、建管并重的要求,通过规划建绿、沿街植绿、拆旧添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实施“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打造“绿色诸城”、“生态诸城”,收到好的效果,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园林城市。近几年投资2.2亿多元实施市区大绿化工程,改建了恐龙公园,建成了潍河公园等精品园林工程5个,绿色景观大道11条,新增公共绿地176公顷,栽植乔木、灌木4700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481.99公顷。对流经市区的扶淇河、潍河进行彻底改造,所有污水全部汇入地下箱涵,送往污水处理厂,沿岸高标准绿化,使昔日垃圾遍布、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巨变为风景秀丽的滨水城市景观带。
五是强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必须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由过去的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由突击管理转为长效管理。近几年来,我们在建设方面,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实现了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市场运作和市民参与的有机结合。一是理顺管理体制。组建了市政管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明确职责权限,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履行城市管理职责。对道路保洁、绿化养护、污水处理等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干管分开,责任明晰,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二是提高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的实质是管人。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标语、健康教育一条街等方式,大规模、高密度在全社会倡导“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提高市民整体素质,自觉爱护城市环境,维护城市形象。三是实施依法管理。全面落实爱国卫生、市容环境卫生、公共卫生、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爱国卫生管理办法、除“四害”管理办法、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停车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各相关执法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分管工作实行划片包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不严、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四是充分发挥街办、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作用。落实“门前五包”、“爱国卫生活动月”、“爱国卫生突击周”、“全民环境卫生日”等爱国卫生等制度,自觉整治单位内外环境卫生。街办、社区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加强辖区卫生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确保了工作效果。(来源《中国环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