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诸城:社区构建城镇化载体 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来源: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9月14日讯(山东台记者 曹进 巩胜义 潍坊台记者 常文)诸城市因地制宜,构筑以“城区——镇街驻地——农村社区”为框架、农村社区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今年30岁的刘吉华家住诸城市辛兴社区。2006年,他应聘到辛兴镇的一家淀粉厂上班。去年,两口子交齐首付后,贷款买下了一套110平米的住房,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刘吉华说:“这是我今天早上刚换的一台新电视,然后这是我用了有5、6年的一台电脑,有点旧了,我打算过两天换一台新的。”
刘吉华生活方式的变化,来自生产方式的变革。省政府《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首次提出,新型农村社区是城镇化的重要模式之一。产业经济相对发达、农业生产相对集中的诸城,早在2007年就主动提出农村社区化。2009年,全市208个农村社区纳入城镇化范畴,构筑起“城区—镇街驻地—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格局。诸城市社区办主任冯玉建:“依靠社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让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农村社区“成家”容易,“立业”不容易,让脱离土地的农民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门路,才是长久之计。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诸城依托13个镇街驻地,规划建设12个工业园区,新型产业支撑作用日渐明显。诸城市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王广学:“城镇化创造需求,随着新型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有关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工业园区发展了,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服务业随之带动起来,农业合作社、苗木园区、农产品深加工链条产业兴旺发达,产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初步形成。目前,诸城市15万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常年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有27万5千人,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