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2日电(李芳)6月26日上午,天空透着丝丝炎热,但对于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金叶社区的解放前老党员、贫困党员来说,却有着沁人心脾的甘甜。这一天,社区联建党组织的成员单位携带着四名名医来到社区卫生所,在建国92周年来临之际为社区党员免费义务查体,献上一份“七一”大礼,将关怀送到党员心田。
在山东省诸城市,社区是开展各项基层工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密切联系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社区不仅承载着让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的重任,也在为如何让百姓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而“出谋划策”。
公共服务延伸辐射
“大爷,您的腿因为长期缺乏活动,引起了双膝退行性关节病……”在金叶社区,有一位89岁的解放前老党员伏学仁,他曾是人民公社的老干部,如今由于身体原因下不了炕,金叶社区会同联建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带着市直医院的名医,亲自上门为他查体、看病。尽管老人有点耳聋,但他仍旧激动地拉着社区人员的手说,“谢谢政府的记挂啊。没想到俺这么一辈子,还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社区卫生室,真是方便俺这些老人呐,原来有点病就得跑到乡镇上去看,现在直接在社区就能看了,省事,俺们高兴呐。”
在枳沟镇乔庄社区的服务大厅里,偌大的显示屏上滚动着就业求职、土地流转等信息,用工单位的需求和求职者简历在社区平台上一目了然,谁家想要流转土地,流转多少,位置在哪里,都显示的一清二楚。正在变更登记信息的社区居民刘顺发,很是满意地说,“有了社区,俺们干什么也方便了。你看俺刚从社区的信息里找到了活儿,和单位也对接好了,明天就能去上班了,真方便呐。”
山东诸城就是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城乡“同质”的生活。现在诸城共有235个城乡社区,每个社区都设有服务中心。在龙都街道大源社区,笔者看到标准化社区警务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广场、便民超市、幼儿园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全新的幼儿园塑胶跑道上,小朋友们正在做着游戏。目前,诸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平均面积由原来的300平方米增加到1500平方米,扩容5倍多。
带领百姓“发家致富”
让百姓享受和城里人“同质”的公共服务并不是社区平台功能的完结,他们还肩负着带领社区百姓发家致富的重任。
山东诸城撤村建社区,既腾出了富裕的土地,也便于对集体资产集中管理。
大源社区原先拥有比较多的荒岭荒山,由于地质不好,不适宜农田耕作。社区就与大源集团合作共建,利用集团丰厚的资金实力,结合着荒岭荒山整治,引导居民有序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园林产业。目前共流转整理土地6600亩,其中大源园林占地4500亩,土地流转出来以后居民每年每亩地有600---8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另外,居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到园林和企业打工,每人每月有2000左右的工资收入,去年社区人均收入是12800元。
王正钦是大源社区大黑龙沟村人,他以70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4.8亩地,每年仅流转土地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如今他还是园林的作业工人,每月工资也在3000元左右。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原来种地,行情好的情况下一亩地能赚个六七百块钱,加上俺外出打小工、干建筑,年收入一万五千元左右。现在呢,俺和俺媳妇都在园林里上班,离家近不说,赚钱多啊,现在年收入至少比以前多了3万块钱,俺去年还买上了轿车。”说着说着,王正钦憨厚地笑了起来,他说,这要是光靠种地,连全家人的零花都不够,买车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像王正钦这样,得益于社区发展带来生活上的转变的农民,在山东诸城很多很多。诸城市农工办主任张焕新说,“2012年诸城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2%,建社区,并在社区建立特色产业园区,光吸引就近打工的农民达到10多万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