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诸城APP
诸城信息港——传播时尚信息 关注百姓生活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繁体中文

人民网:诸城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转载

2012-11-12 07:54:02来源 人民网

普惠广大群众

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也关情。”民生问题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上半年,诸城用于民生方面支出1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9.4%,比上年同期增长38.2%。诸城在潍坊市县市区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中连续三次获第一名。

诸城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为民服务的核心,打造起“2公里社区服务圈”,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社区警务、社会保障、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一揽子”服务。

在城乡医疗卫生方面,诸城稳妥做好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并轨工作,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保持在100%,今年上半年,诸城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配套资金1.03亿元,共报销医药费用1.54亿元;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50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5元。

在教育方面,诸城支持教育优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教育事业支出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切实抓好16处校舍安全工程和125处城乡中小学、50处社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并选派10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将特教学生生活补助费统一提高到3600元/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全市适龄少年儿童小学入学率保持100%,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达到100%。诸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省教育工作示范市称号。

诸城以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为“抓手”,推进就业工作,健全市、镇街、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潍坊工商学院、诸城高级技校为龙头的人才培养基地,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每年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名。诸城多措并举,确保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的目标。

诸城完善社会保障和救济救助体系,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达到72.6万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00元。今年上半年,落实城乡低保配套资金1944.62万元,落实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44万元。

健全完善体系

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一体化

实现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是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社会矛盾的自我消解。诸城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将全市划分为235个城乡社区,对这235个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以社区为单元确立管理服务网格,每个自然村、驻区单位作为二级网格,各设1名网格长,30户左右为一格,各确定1名信息员,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工作沉到社区、纳入网格,实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诸城全面推进市、镇街和社区三级为民服务联网运行,开通“12341”民生服务热线,将分散于各部门单位的热线进行整合,建立市、镇(街)、社区三级工作平台,在全市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热线网络,对群众各类需求诉求进行记录、分类转办、督查反馈。将原来由市里审批或管理的149项服务权限全部下沉到基层,目前,仅为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就达10.6万多个,共办理网上审批事项14.6万多件,网上服务事项16.3万多件。

诸城开展的“民情台账”工作,找到了开启诸城百姓心扉的“金钥匙”,诸城市镇机关1.4万名干部与全市31万户城乡居户逐一结对,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利于倾听百姓声音。“民情台账”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农村社区那片“希望的田野”,也是深入了解民情、解决民意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记录着领导干部的“所做所为”。诸城通过发放服务联系卡、记民情实录等方式,深入百姓家中,收集百姓的诉求信息,并给予及时妥善解决。目前,共收集社情民意40多万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9万多个。

为给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诸城建立起市、镇街、社区、自然村四级综治维稳组织网络,93%的警力下沉到社区,实行1(民警)+2(辅警)模式,全市投资4000余万元,安装社区监控探头1.2万余个,实现城乡视频监控全覆盖;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8处环诸周边治安检查站和5处环城区治安检查站,安装各类技防设施6200余套。今年以来,农村可防性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1.2%。诸城荣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称号,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典型培育地区,连续4年被表彰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

整合组织资源

城乡组织建设一体化

诸城扎实搞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和整改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晋位升级,在社区选人用人方面“扩展视野”“灵活选拔”。

以社区为单元进行“两委”换届,诸城共选出社区“两委”成员1849名,是原村“两委”的37%;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村)委会主任“一人兼”比例为86.1%,“两委”成员交叉兼职率为76.3%,由镇街下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担任的共202人,占10.9%。在保留社区内“两新”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基础上,设立1296个服务型党支部,积极推进城乡党组织联建,跨区域成立联建党组织241个,选派241名政策水平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城乡联建党组织“第一书记”,深入社区,为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增添人才动力。

诸城还积极完善基层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党委或党总支初议制、联席议事制、决策听证制、公开办理制和民主评议制的“五制”工作法和社区党务、社区自治事务、社区财务和社区服务的“四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诸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旗)党委。

绿色幸福宜居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

诸城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投资6亿多元实施点线面结合的城乡造林绿化工程,优化了城乡绿色生态环境,完善路水电气暖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所有社区开通公交车,实现了主要道路硬化、高标准绿化。

诸城积极优化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提高城市经营效益,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发挥街道、社区主体作用,建设宜居宜业新型农村社区,吸引社区群众聚合居住,目前,全市已开工的76个聚合区,竣工面积一百多万平方米。诸城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市。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58吨标准煤,污水、垃圾无害处理。目前,全市工业固定废物利用率达到100%,已建成15个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基本实现了城乡道路、供电、供气、供水、供热、治污、数字网络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这样的美景,离不开近年来诸城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在搞好潍河、涓河、百尺河等主要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同时,诸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开展荒山造林、城乡道路和水系绿化工作,持续扩大绿化总量,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以打造水生态和绿色生态为切入点,对河流水体进行高标准生态综合治理,境内所有河流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6%和41%。诸城被评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省环保模范城市、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市,荣获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原载潍坊日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586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