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统筹构建社区化平台 ◆城乡联动实现一体化服务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主动适应农村基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坚持以社区化为平台、网格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法制化为保障、一体化为目标,构建起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以行政村为单元的传统社会管理向以社区为单元的现代社会管理转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夯实社会管理服务根基,平台建设至关重要。诸城打破长期以来在基层主要依托分散的村庄提供管理服务的状况,创新推行农村社区化建设,在该市1249个村庄规划建设了208个农村社区,构筑起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为适应群众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需求,该市建立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社会管理服务新体系。选举产生208个社区党委(党总支),设立服务型党支部1296个,选派241名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选举产生社区(村)居委会、居务监督委员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社区群团组织,指导成立行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协同做好基层管理服务工作。推行社区党务、事务、财务、服务“四务”公开和社区党委初议、联席议事、决策听证、公开办理、定期评议“五制管理”,引导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产业发展是重要支撑。为此,诸城加快城乡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社区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生产向合作化、规模化、高效化经营转变。目前,该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80家,高效农业面积达到70多万亩,培育特色产业社区112个。规划建设社区特色产业园区,农村社区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229家,带动15万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稳妥推动周边农民向社区中心聚集,该市已开工建设聚合居住区76个,促进了农民就地城镇化。
依托社区平台,将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延伸到农村基层,打造“两公里服务圈”。诸城着力构建起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三级为民服务网络,近距离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开通了“12341”为民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的咨询与诉求。统筹整合城乡信息服务资源,累计办理网上审批事项14.6万多件、网上服务事项16.3万多件。
以社区为单元确立管理服务网格,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沉到社区、纳入网格,实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无缝隙、全覆盖。诸城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民生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100%,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达到72.6万人。依托市、镇街、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建设标准化社区幼儿园298所、小学132所、农村教学点59个。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5.6%和41%。该市健全市、镇街、社区、自然村四级综治维稳网络,形成全民参与的“大调解”、“大治安”、“大防控”格局。建立综治维稳信息预警机制,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落实“1+2”农村社区警力配备模式,建立法官、检察官、法律服务工作者联系包靠社区制度,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街”。同时,在农村社区安装监控探头1.2万余个,实现了城乡智能化警务全覆盖。(孙克义 郭沛盛 梁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