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诸城市委、市政府坚持高点定位,以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为目标,以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统筹发展为着力点,更加注重科学投入和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和综合竞争力,力争早日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30强、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筑牢县域经济发展根基。该市加快实施一批新材料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培强做大骨干企业,提升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工业企业优质高效运营,加快技术改造,推动存量挖潜、内涵增长,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0亿元、利税3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8%和19.5%。
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围绕打造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城区两翼商贸服务、东部对接青岛临港物流、南部生态经济“四大功能板块”,该市加快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商贸、房地产等五大高端产业集群的规划布局,突出抓好恐龙文化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以餐饮、购物、休闲为重点的现代商贸业;以做大铁路物流、临港物流为主攻方向,提高汽配、钢材、冷链、商贸、粮食、煤炭等大宗商品运输能力,打造半岛物流集散中心;加大外地股份制银行引进和新型金融机构组建力度,深入推进银企合作;以13个重点片区为突破口,加快城中村改造、城市片区开发,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持续壮大镇域经济,强化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围绕深化扩权强镇,该市抢抓机遇,深入推进社区聚合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努力打造一批“镇级小城市”。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20家,品牌专业合作社200家,高效农业面积达到80万亩。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外向度。该市突出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及央企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提升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的规模水平,努力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十二五末,进出口获权企业发展到500家,境外企业达到50家以上。
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该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等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筹划建设科技创业园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质量强市项目化管理,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拥有量,实现“诸城制造”向“诸城创造”的跨越。
倾力改善民本民生,共享县域经济发展成果。该市着力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新格局,努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高水平普及15年教育,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优化人口素质和结构。(王冠华)